活动现场
7月16—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不仅是一场展示技术与合作的盛宴,更成为各行各业深度对话、协同创新的平台。
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在“先进制造链”展区,一批代表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有色金属行业企业集体亮相,从智能矿山到高端合金,从绿色“智”造到全球协作,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的系统化升级与前瞻性布局。这不仅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一份关于供应链协同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答卷。
共筑技术底座:
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贯通
从产业链的起点——资源端开始,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正不断用科技与智能化重塑传统认知。展会上,浪潮海通(西安)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整套围绕矿山行业打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自研矿山AI大模型打通了从勘探、开采、选冶到交易的全链路数据流,真正实现了矿山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安全防控。该公司研发出陕西省唯一入选“揭榜挂帅”项目的矿山大模型,正在推动矿山从“经验驱动”向“算法驱动”的深度变革。
同样聚焦全流程一体化的还有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链博会上,该公司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经营单元集体亮相,进行矿产开发到铝材制造的全流程展示。其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加工装备与工程建设能力,让从矿山到终端的有色金属价值链得以高效协同,成为“先进制造链”展区关注的焦点。
这种由下至上、从源到器的全链协同模式,在展区频频涌现。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镍、钴和铜基新材料等展出30余件前沿产品,体现出该公司在新材料各细分领域的技术沉淀,打通了“资源—材料—应用”全产业链。榕融新材料技术(广西)有限公司则以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氧化铝连续纤维产品,为高温装备与军工航空提供材料保障,展示了基础材料如何夯实供应链安全底座。
宝钛股份和南山铝业的联袂亮相,则代表了中国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深度布局。宝钛股份通过与空客合作,在钛及钛合金产品研发、认证、稳定供应方面树立起国际标杆地位;南山铝业则在高端铝型材、板材和结构件方面打造了自主可控、安全可溯的关键环节,奠定了中国航空产业的材料链基础。
聚焦绿色智造:
智能化与低碳并进
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有色金属企业纷纷用技术创新书写低碳答卷。
在绿色循环经济领域,创新集团展区展示了该公司在再生铝技术方面的闭环方案,从废料回收到100%保级使用,再结合绿电铝项目,其高性能铝合金具备了“绿色原产地”属性,构建起“再生材料—零碳智造”的清洁制造范式。在与苹果公司的合作中,其高柔性数字工厂已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与能效控制,推动绿色化成为产品竞争力的一部分。
而在更具规模效应的金属材料制造领域,中信戴卡以“全球智造”为主题,展示了铝车轮和轻量化零部件的智能生产体系。从非洲大陆的“灯塔工厂”到多项产品全球销量第一的数据背后,是其智能制造能力与绿色理念的高度融合。
亨通集团则以新材料板块为亮点,集中展示低氧/无氧铜、压延铜箔、复合铜铝箔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尤其是在柔性线路、高端IC载板等高精尖领域,其铜箔制品的导电性、耐热性与结构稳定性得到广泛认可,为高端制造“强支撑”。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则从锂电池制造角度切入,展示其在智能化产线、绿色能源使用、回收闭环体系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AI算法优化设备运维,通过园区光伏推进清洁能源使用,欣旺达构建了一条从原料到废旧电池回收的绿色全生命周期。
强化协同能力:
从企业展示到生态构建
链博会不仅是展示产品的舞台,更是构建产业关系的网络枢纽。多家有色金属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伙伴共建展台、联动展示,展现出从“单打独斗”向“链式共进”的转变趋势。
力拓集团与中国宝武的联合展台展示了铁矿开发到绿色钢铁的协同案例,展现了全球资源企业与中国制造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合力路径。这一协作模式也启发了有色金属领域的思考,在全球资源配置加速重组的当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再是孤岛,唯有以开放生态思维构建韧性网络,才能真正稳住供应链根基。
在产业协同方面,金川集团强调生产要素整合与上下游贯通合作,围绕新材料产业链主动延链、强链、补链,提升原材料保障能力,增强终端供给弹性。而像中信戴卡、南山铝业等企业也都借助此次链博会,系统展示了其全球客户网络与配套能力,强化了中国产业链在全球布局中的“稳定器”作用。
在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该公司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氟芯电池”产品,在热管理、循环寿命、安全性等维度全面突破,并同步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从材料到储能系统的综合能力。这种以创新为纽带的上下游共建,为新能源供应链注入更强韧性。
有色金属企业不约而同在展会上强调“产学研用”的耦合机制,以及“资源端+加工端+应用端”的多点联动,构建起高效协同、风险共担的链式关系。
向未来延伸:
打造中国有色金属新图景
在展会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企业当前的成果,更是它们对未来的思考。矿山AI模型、闭环再生技术、智能制造平台、绿色材料生态……这些关键词不断被提及,背后是有色金属企业在构建一个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更可持续的产业链未来。
中国制造正在从“制造”走向“智造”,而中国有色金属企业正是这一转型中的重要驱动者。他们不再只是资源的采掘者,而是系统解决方案的构建者;不再只是供应链中的一环,而是价值链升级的策源地。
链博会只是一个窗口,但足以映照出一个行业的变革图景。当我们走出展馆,心中已多了几分笃定,中国的有色金属企业,正以更坚实的链条,链接未来的产业高地。
(罗娜 刘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