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搜索

创新驱动未来 绿色引领发展 2025上海电池材料会议召开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作者:  日期:2025-02-27  属于:有色资讯 点击: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电池产业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和全球化布局是否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月25日—26日,2025上海电池材料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Fastmarkets与中国五矿集团共同主办,旨在为全球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朱可炳,Fastermarkets总经理Raju Daswani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作主旨报告

  葛红林在题为《中国锂电金属 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锂电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全球最具产业规模、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锂电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堵点,亟需业界共同努力破解。为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葛红林提出了5点建议:

  一是高质量制定锂电金属的“十五五”发展规划。今年,有色协会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规划制定工作,确定未来发展蓝图。呼吁锂电产业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咨询和金融机构,积极为国家规划出谋献策,贡献智慧、贡献方案。

  二是提升中国锂电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要统筹产学研各相关方的优势力量,打造电池材料、电池产品、电池应用各领域的标准化协同工作模式,推进标准体系的高质量建设;要加强国际标准化合作,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提升中国锂电池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引领力。

  三是提升锂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水平。要提升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让信息透明化,减少沟通壁垒,防止虚假预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布局优化与产业链协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四是扩大和提升锂电再生金属利用水平。扩大“再生替代原生”已成为大势所趋,要树立“资源有限,再生无限”的理念,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

  五是积极参与和融入ESG全球评价体系。中国锂电产业已成为西方机构ESG评价的重点领域,要加快参与和融入ESG全球评价体系,培育本土ESG评价机构,推动本土评价与国际互认。近年来,有色协会已成立多个评价中心,致力于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融互通。

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朱可炳致辞

  朱可炳表示,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技术革命的关键标志,中国五矿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研发,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与青海省组建中国盐湖工业集团,保障了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资源稳定供应。中国五矿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期待与各方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全球电池材料产业实现智慧绿色可持续发展。

Fastermarkets总经理Raju Daswani致辞

  Raju Daswani表示,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对电池材料的需求仍然强劲。他特别指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占重要比例,且在锂离子电池生产方面,拥有全产业链条和技术创新优势,对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他期待与行业同仁共同探索市场机遇,应对挑战。

比亚迪新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林宏业作《科技创新创造美好生活——材料让生活更美好》主旨发言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和学者就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讨论。Mirattery首席技术官Elmer Liu、华友钴业常务副董事长方启学、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艳军组成了高端圆桌论坛,围绕中国电池产业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和全球化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会议讨论交流环节

  会议设置了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亚洲电池生态系统、非洲原材料繁荣、锂市场供需动态等热点话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见解,为电池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月26日,会议继续聚焦镍市场趋势、北美关税及IRA《通胀削减法案》解读、中国电池行业ESG实践等行业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来自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国内外电池产业链专家学者以及头部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动力电池行业的热点话题与市场前景,分享最前沿的技术与创新成果,推动动力电池行业协同发展,完善并提升产业链水平。

张雪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冶金矿山信息,宣传国家有关冶金矿山政策,展示国家冶金矿山产业形象,推广冶金矿山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立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