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盐常宿淮绿色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盐常宿淮光伏集群以江苏省盐城、常州、宿迁和淮安4市全域为实施范围,产业基础坚实、产业链条完备、龙头企业集聚、产业特色鲜明、研发创新活跃。
盐常宿淮绿色光伏集群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龙头企业集聚优势,具备承接国家战略的能力,能够发挥‘率先突破、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辐射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的产业集聚区,推动全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集群已形成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辅料、装备制造、应用系统、组件回收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产业链完整度超过90%。
2023年,该集群总产值达到3705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五分之一;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为176GW、320.7GW和344.3GW,分别占全国18.5%、34.5%、36.9%;拥有相关企业超600家,光伏行业全国前10强的企业有8家在该集群内有布局;集群内企业研发总投入达102亿元,拥有PCT国际专利授权14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5家、省级技术创新载体67家;集群内龙头企业参与制定了国际标准22个、团体标准29个。
近年来,江苏省高度关注和支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布了《关于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连续3年设立2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盐城市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试点,为各地发展光伏提供有力的引导支撑。盐常宿淮4市均将光伏产业列入本地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产业关联度高、耦合性强,能够实现“南北呼应、联动发展”。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光储领域龙头企业,已在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等板块深耕27年。作为“链主”企业,天合光能在常州设立了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跨江北上,在盐城布局了7个基地。未来,天合光能将充分发挥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引领行业穿越周期,与各地积极寻求新的合作空间。
常州瑞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该公司董事长许忠兴表示,瑞赛环保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常州工学院等单位联合共建了江苏省退役光伏组件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在退役技改光伏电站、报废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该公司正在推动物理法、综合法、化学法等多路径的光伏组件拆解技术及成套装备的开发与迭代工作。瑞赛环保总经理庄虎梁介绍,该公司一直努力推动光伏组件回收利用产业链的发展,先后牵头和参与制定《晶体硅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方法 物理法》等16项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推动了光伏回收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再生资源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辉良介绍,为支撑常州市打造“新能源之都“和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发展,联盟已将清洁能源固废资源化专委会秘书处落户常州。未来,再生资源战略联盟将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和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碳纤维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前瞻布局,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构建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有代表性的高技术企业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助力地方优势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是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根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组织和空间布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再生资源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周全法表示,培育发展盐常宿淮绿色光伏集群是进一步提升光伏产业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再生资源战略联盟将为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常州市建设“新能源之都”发挥积极作用,支撑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光伏领域的高端产业集群。
(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