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口众多,要世世代代生存下去,不节约着用怎么行?”谈起高质量发展,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国政协委员、鞍钢集团钒钛冶金研究所所长孙朝晖表示,过去一些地方粗放式采矿,加速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应列入“负面清单”。
长期的从业经历,让孙朝晖对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有着深刻认识。“我国很多矿产以贫矿居多,而且有很多共生、伴生矿,要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光靠‘开源’不够,还得‘节流’。”他说。
然而,一些地方仅从短期利益出发,有的大型矿藏缺乏整体规划,动辄引进数十家企业“一窝蜂”开采,给当地矿业健康发展和生态保护留下许多后遗症。
孙朝晖在近些年的提案中,一直把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在他看来,摒弃粗放、野蛮的浪费式开采,倡导节约、有序的精细化开采只是“第一步”,要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还离不开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对矿产资源“吃干榨净”。
例如在四川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伴生有20多种金属元素,单一元素的含量均不高。如果只提取单个的铁、钒、钛等少数几种主要元素,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如果铬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还会对土壤或者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在鞍钢集团下属的攀钢,目前钛、钒和铬的综合利用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过孙朝晖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他们对钛的利用率只占原矿中钛含量的20%左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年多前,攀钢启动高炉渣提钛项目,目前已正式实施工业示范线建设,新项目有望将钛资源利用率提高至55%左右。
谈到如何让企业更加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孙朝晖建议国家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一方面,尽快制定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标准,提高企业的技术准入门槛,避免企业蜂拥而入造成“小、散、乱、差”现象。另一方面,应对攻关难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矿产利用技术给予扶持,包括召集多领域专家联合攻关,出台激励措施,给予资金支持等。
“现在国家花在探矿、找矿上的投入不小,如果能做好‘节流’工作,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了,也相当于找到了新的矿藏。”孙朝晖说。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