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潘晓娟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量的8%左右,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钢铁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低碳环保发展是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李新创表示,“十三五”期间,1.5亿吨去产能目标顺利完成,但兼并重组、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等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钢铁行业的主线。钢铁行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支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作用仍将持续。
李新创表示,五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强调推动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有效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前来看,加大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提高电炉短流程钢产量占比是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的重要途径。201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燃料比平均值约535.5kg/t,范围在495.1kg/t~600.5kg/t之间,以降低高炉燃料消耗为重点的原燃料结构优化是推动实现深度减排的重要途径。尽管行业总体节能增效挖潜空间缩小,但采取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技术仍可实现能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大量削减钢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整体排放等突破性技术应用也是关键。
“钢铁生产全过程碳管控技术已在多家钢铁企业获得应用,近三年累计节约资金13.5亿元,降低碳排放量约900万吨,相当于6个九寨沟森林碳汇量。”李新创分析说,如果在全国推广应用钢铁生产全过程碳管控技术,预计年可减碳1.8亿吨,对实现2030年60%~65%减排目标贡献率为17%~20%,并实现污染物协同减排量约110万吨。“十四五”期间,伴随着产能置换项目落地,大型化高炉、转炉和新一代节能电炉等高效装备的应用,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